名稱
|
類型
|
將領等級需求
|
將領官職需求
|
將領軍銜需求
|
物品的介紹文字
|
青銅劍
|
劍
|
5
|
裏長
|
裨將軍
|
此劍乃司州馬鐵匠所鑄,鑄劍手法獨特,淬火於器三分有七,一道盤龍青痕游走於劍身。
|
鐵劍
|
劍
|
15
|
縣丞
|
牙門將軍
|
此劍產於鑄劍之鄉龍泉,又名長鋒劍,俗稱鐵劍。看似普通的長劍,卻經由二十多道工序捶打而成。
|
青缸劍
|
劍
|
25
|
督郵
|
虎烈將軍
|
與倚天劍齊名的神兵,削鐵如泥,鋒利無比。它是曹操所擁有的兩口寶劍之一,劍柄上有金嵌的“青缸”二字。後贈予夏侯恩,長阪坡之戰時被趙雲所奪。
|
玄鐵劍
|
劍
|
35
|
尚書
|
鎮軍將軍
|
此劍劍身長逾三尺,兩邊劍鋒均為鈍口,通體深黑,卻隱隱透出紅光,以玄鐵製成,重達六十四斤。
|
古越劍
|
劍
|
45
|
大長秋
|
破虜將軍
|
傳說此劍乃托塔天王之物,遺落人間,被飛將軍李廣所得。劍長五尺三寸,看似無光,卻鋒芒逼人。
|
冷月
|
劍
|
55
|
光祿勳
|
武衛將軍
|
此劍與寶刀“孤星”同出一爐,寒鐵鑄造,劍長七尺有二,鋒利無比,削鐵如泥。
|
曲刀
|
刀
|
5
|
裏長
|
裨將軍
|
此刀產於涼州,生鐵所鑄,刀身曲而不折,刀刃鋒利無比,利於削刺,便於馬上使用。
|
鋼刀
|
刀
|
15
|
縣丞
|
牙門將軍
|
豫州夏侯氏所鑄,經由七七四十九天鍛造而成,刀身通透,寒光閃閃,削鐵如泥。
|
西域彎刀
|
刀
|
25
|
督郵
|
虎烈將軍
|
孫尚香貼身護衛的佩刀,此刀產於西域,刀名不詳,做工考究,出刀迅捷,攜帶輕便。
|
雁翎刀
|
刀
|
35
|
尚書
|
鎮軍將軍
|
造形優美,薄如蟬翼,多為女性使用,最大的好處在於刀體較為輕便,易於雙刀配帶。
|
蠍頭寶刀
|
刀
|
45
|
大長秋
|
破虜將軍
|
此刀為雙刃,刃間呈弧狀,刀口鋒利,見血封喉,刀身光滑,滴血不沾。精鐵鑄造,且易於揮砍和穿刺。
|
吳鉤
|
刀
|
55
|
光祿勳
|
武衛將軍
|
形似劍,類似刀,身曲彎而薄細。刃中帶齒,中刀者必血流不止,難以癒合。
|
鉤鐮槍
|
槍
|
5
|
裏長
|
裨將軍
|
槍長七尺二寸,槍頭八寸,此槍的形狀由戟演化而來,利於野戰。刺可穿胸,削可劈骨。
|
雁翎槍
|
槍
|
15
|
黃門令
|
鎮遠將軍
|
槍桿由精鋼製成,槍頭為煉鐵所制,其式樣與雙鉤鐮槍相似。惟槍尖為扁平梭形狀,形如雁翎。故名雁翎槍。
|
點鋼槍
|
槍
|
25
|
廷掾
|
討逆將軍
|
三國猛將張青所用兵器,純鋼打造,槍長七尺四寸,通身細黑,重四十六斤。
|
明月槍
|
槍
|
35
|
中書舍人
|
伏波將軍
|
精鐵鑄就,外漆銀粉,槍頭中空如明月貫空,兩側懸掛銀環,揮舞時有破空之聲,間雜銀環互撞之音,可擾敵神。
|
鳳凰槍
|
槍
|
45
|
刺史
|
安北將軍
|
精鐵槍身,銀鑄槍尖,舞動時,銀光閃爍,寒星點點,又如鳳凰展翅,變幻莫測,令對手應接不暇。
|
霸王
|
槍
|
55
|
侍御史
|
後將軍
|
精鋼玄鐵混鑄而成,金光閃閃,霸氣十足。槍長一丈三尺七寸,重九九八十一斤。槍鋒銳利,點到必死,槍身巨重,掃到必亡。
|
十字戟
|
戟
|
5
|
裏長
|
裨將軍
|
鑌鐵鑄就,木制戟身,呈十字形,由矛與戈演化而來,利於穿刺。
|
長鉞戟
|
戟
|
15
|
黃門令
|
鎮遠將軍
|
戟端為一寸半長的尖刺,刺為圓錐狀,頭部有尖角。一側為月牙形利刃。刃為薄片,兩角外翹,尖而鋒利。
|
點金戟
|
戟
|
25
|
廷掾
|
討逆將軍
|
朱紅長杆上鎦金鍍銀,並繪飾花紋,十分華麗。戟端為精鋼打造,破甲破盾,所向披靡。
|
紫電戟
|
戟
|
35
|
中書舍人
|
伏波將軍
|
戟身閃爍紫電星芒,揮舞之時有如風鳴雷爍之勢、破敵之時猶若紫電閃灼之威。
|
立天戟
|
戟
|
45
|
刺史
|
安北將軍
|
三國名將張遼于合肥之戰所用兵器,戟長一丈三,重約七十餘斤,戟端狹長,有破雲刺天之威,殺傷力絕不可小視。
|
寒冰
|
戟
|
55
|
侍御史
|
後將軍
|
戟身修長,寒鐵所鑄,尖端綴以寶石,折射日月之光,猶如寒星閃爍,驚人心魂。
|
長矛
|
矛
|
5
|
裏長
|
裨將軍
|
矛頭長七八寸,形如槍頭,呈棱形。其下與柄相接,矛柄由硬木制,粗如盈把,長一丈六余有餘。
|
鋼矛
|
矛
|
15
|
黃門令
|
鎮遠將軍
|
青州李氏所造,矛尖取百煉之鋼澆鑄,鋒利無比。矛柄采精鋼所制,硬實沉重。
|
蛇矛
|
矛
|
25
|
廷掾
|
討逆將軍
|
通體鐵制,由矛頭、矛柄、矛鐏三部分組成。矛頭長二尺餘,扁平,彎曲如蛇形,兩面有刃,故稱蛇矛。
|
清風矛
|
矛
|
35
|
中書舍人
|
伏波將軍
|
矛頭薄如蟬翼,舞動時風聲呼嘯,鋒利無雙。矛柄由上等棗木制,長一丈四尺。
|
屈盧矛
|
矛
|
45
|
刺史
|
安北將軍
|
硬木制矛杆,硬實沉重。矛尖銀光閃閃,刺口鋒利無比,易破厚堅之盾。此矛重達七十八斤。
|
青蛇
|
矛
|
55
|
侍御史
|
後將軍
|
矛頭曲如蛇形,映光而舞時,青光浮動,宛如青蛇盤繞。故名青蛇。
|
銅長刀
|
大刀
|
5
|
裏長
|
裨將軍
|
火銅所鑄大刀,刀身經由打磨後通體泛黃,刀身硬度適中,利於削砍。
|
魚腸大刀
|
大刀
|
15
|
黃門令
|
鎮遠將軍
|
黑鐵所鑄大刀,刀形拙而不鈍,開封後更是鋒利無比,足以吹毛斷發。
|
宿鐵刀
|
大刀
|
25
|
廷掾
|
討逆將軍
|
精鐵所鑄大刀,刀重三十七斤,魏國大將徐晃年輕時單刀獨闖陽平山,殺死賊寇一十七人,此刀因此而成名。
|
虎頭金刀
|
大刀
|
35
|
中書舍人
|
伏波將軍
|
赤煉火銅所鑄大刀,刀重四十六斤,刀口鋒利,刀身沉重,被斬者三日之內如不醫治必氣血攻心而亡。
|
青龍刀
|
大刀
|
45
|
刺史
|
安北將軍
|
青龍偃月刀的前身。一日關羽在院內納涼,忽見井中冒出一層綠氣,近前察看,只見一條青龍被困井中,待救上來時,卻發現是一把稀世寶刀。
|
孤星
|
大刀
|
55
|
侍御史
|
後將軍
|
傳說此刀主人乃一絕世刀客,天下無敵。然而卻為情所困,蕭然而逝。此刀寒氣淩人,刀鍔上刻著“孤星“二字。
|
鐵骨朵
|
大錘
|
5
|
裏長
|
裨將軍
|
火銅所鑄的銅錘,乍看小巧輕便,但可劈額斷骨,山越的一種蠻兵力士慣使此錘。
|
混鐵錘
|
大錘
|
15
|
黃門令
|
鎮遠將軍
|
混鐵精鋼打造,長四尺有餘,重九十二斤,雙手各持其一,揮舞時虎虎生風,兇猛異常。
|
震山錘
|
大錘
|
25
|
廷掾
|
討逆將軍
|
玄鐵、精鋼鑄就,其形由博浪錘改良而來,錘身沉重,狀如方形,渾體漆黑,所擊之物無不粉碎。
|
問天錘
|
大錘
|
35
|
中書舍人
|
伏波將軍
|
玄鐵所鑄,沉重異常。錘頭有刺,利可破天。中錘者不僅要受到錘子帶來的威猛絕倫的傷害,還要受到錘刺之苦。
|
紫金錘
|
大錘
|
45
|
刺史
|
安北將軍
|
此錘為紅銅打造,表面鍍金,沉重異常。錘身圓潤如瓜。所擊之物無不粉身碎骨。
|
梅花
|
大錘
|
55
|
侍御史
|
後將軍
|
傳說此錘乃風神之物,拜訪西王母時遺落人間,後下落不明。
|
蒲扇
|
扇
|
5
|
裏長
|
裨將軍
|
做工普通的扇子,大而硬,不易折斷,扇柄較長,採用棕櫚樹的葉子做成。
|
羽扇
|
扇
|
15
|
縣丞
|
牙門將軍
|
羽毛製作的扇子,柔軟細膩,扇骨採用堅硬的雀翎製成,鋒利而堅硬。
|
鶴翎扇
|
扇
|
25
|
督郵
|
虎烈將軍
|
採用仙鶴尾羽製作的扇子,三開三合,造型美觀,是為謀士常用的扇子。
|
芭蕉扇
|
扇
|
35
|
尚書
|
鎮軍將軍
|
採用寬大的芭蕉葉製成,扇葉奇大,需一人之力才可扶持扇動。
|
山河扇
|
扇
|
45
|
大長秋
|
破虜將軍
|
曹操曾經用過的摺扇,此扇出自荊州襄陽的一位名士之手,畫工精緻,氣吞山河。
|
孔雀
|
扇
|
55
|
光祿勳
|
武衛將軍
|
據聞此扇原本是益州西部一處竹林的鎮地之扇,扇形精美,遠遠望去如孔雀開屏,栩栩如生。
|
短弓
|
弓
|
5
|
裏長
|
裨將軍
|
一種做工精緻的短弓,小巧輕便,卻可射出數百步,射速和準確性適中。
|
破甲弓
|
弓
|
15
|
縣丞
|
牙門將軍
|
用名貴杉木製作的長弓,不僅弓身厚重,並且箭矢由精鋼鍛造,足以穿透堅硬的盔甲。
|
龍舌弓
|
弓
|
25
|
督郵
|
虎烈將軍
|
傳說中用龍筋作弓弦的名弓,速度和準確性極高。三國時呂布在轅門射戟用的正是此弓。
|
穿楊弓
|
弓
|
35
|
尚書
|
鎮軍將軍
|
此弓的成名源自於南陽的一名善使弓的少年,因其箭術高超,百步穿楊,其配弓因此而得名。
|
靈寶弓
|
弓
|
45
|
大長秋
|
破虜將軍
|
“漢朝飛將軍”李廣所用之弓。弓身堅韌,飾有玉角。世間皆傳李廣箭能穿石,所用即是此弓。
|
落月
|
弓
|
55
|
光祿勳
|
武衛將軍
|
傳說中的逆天短弓,弓內注有月之精華,千里之內,無箭即可射達。
|